多层日标型钢框架的设计计算应遵守《钢结构设计标准》GB/T50017-2017的相应规定,对抗震设防地区的多是H型钢框架设计计算商应遵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关规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18237134809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多层日标H型钢框架计算方法

发布日期:2021-12-03 来源: 本站 阅读量(459


1.一般规定

1)多层日型钢框架的设计计算应遵守《钢结构设计标准》GB/T50017-2017的相应规定,对抗震设防地区的多是H型钢框架设计计算商应遵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关规定。

2)在整向荷载、风荷载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H型钢框架的内力和变形可采用弹性方法计算;早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法计算。

3)计算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时,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设计时应采取相应持随保证楼盖平面内的整体刚度,当楼盖可能产生较明显的面内变形时,计算时应采用楼盖平面内的实际刚度,考虑楼盖的面内变形的影响。

)钢结构弹性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间有可幕连接,可计入钢筋混凝土楼板对钢梁刚度的增大作用,两侧有楼板的钢梁其惯性矩可取为1.51s,仅一侧有楼板的钢梁其惯性矩可取为1.21。

1为钢梁截面惯性矩。弹塑性计算时,不应考虑楼板对钢梁惯性矩的增大作用。

5)钢结构的弹性计算模型应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以及各结构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在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时,应考虑非承重填充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轻质和块、填充轻质墙板或外挂墙板时,自振周角折减系数可取 0.9~1.0。

多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抗震计算时的阻尼比取值:多遇地震下可取0.04;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想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

6)结构计算中不应计入非结构构件对结构承载力和刚度的有利作用。

7)按抗震设防计算的框架-支撑或框架-剪力墙(简)结构,其H型钢框架结构的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斜杆可按端部校接杆计算;当实际构造为刚接时,也可按刚接计算。其中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计算得到的地震层剪力应乘以调整系数,达到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计算*大层剪力

IMG_20181028_142326.jpg

1.8倍两者的较小值。

8)中心支撑框架的斜杆轴线偏离梁柱轴线交点不超过支撑杆件的宽度时,仍可按中心支撑框架分析,但应计及由此产生的附加弯矩。

9)偏心支撑框架中,与消能梁段相连构件的内力设计值应取消能梁段达到受剪承载力时的内力与增大系数的乘积。其中支撑斜杆的轴力增大系数为:一*不应小于1.4,二*不应小于1.3,三*不应小于1.2;框架柱和位于消能梁段同一跨的框架梁内力设计值增大系数为:一*不应小于1.3,二*不应小于1.2,三*不应小于1.1.

10)框架梁可按梁端截面的内力设计。对工字形截面柱,宜计入梁柱节点域剪切变形对结构侧移的影响;对箱形柱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和高度不超过50m的钢结构,其层间位移计算可不计入梁柱节点坡剪切变形的影响,近似按框架轴线进行分析。

11)钢结构转换构件下的钢框架柱,地震内力应乘以增大系数,增大系数值可采用1.5。多遇地震组合下的托柱梁,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增大系数不得小于1.5。

12)多层H型钢框架的结构内力分析可采用一阶弹性分析、二阶弹性分析或直接分析方法,并应根据*大二阶效应系数0来选用相应的结构分析方法。当00.1时,可采用一阶弹性分析:

当0.1<0.

分析。 0.25时,宜采用二阶弹性分析;当0>0.25时,应增大结构的刚度或采用直接

(1)规则框架结构的二阶效应系数.可按式(8.2-5)计算:

EN·△u

0=2H·h (8.25)

式中 2Na——所计算i楼层各柱轴心压力设计值值之和(N);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分享到

朋友圈

分享到

QQ空间